2010/4/3 10:58:00 浏览:1071 来源:上海家教网
综观当前高校的发展全局,必须紧紧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契机,把教育创新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我们确定了“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增强办学活力”的主题,旨在通过办学理念、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创新,努力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跨越。 创新办学理念,激发办学活力 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经验的结晶,其主体内容是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根本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现代教育观,创新办学理念。我们执着于大学使命,着眼于国情、省情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审视百年老校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经过反复研究、提炼,提出了“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在学校则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自主创新从科技领域引申而来,“自主”强调主动性、进取性,“创新”强调办学和科研的两重性,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推动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的第一信号。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总要求,坚持和谐发展,必须构建校园核心价值观和学校各项事业的良性发展生态。这一办学理念明确了师生的主体地位,深化了学校定位,规划了科学发展路径,勾画了美好发展蓝图,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力 体制机制是系统有机运转的结构、制度和办法。现行体制机制,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但是,转型期内外部办学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对现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改革,破除其中的僵化、惰性因素,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一是破除院校壁垒,构建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共赢机制。顶岗实习支教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一项改革。在体制机制上,对内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出台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对外借助省、市、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力量,与县乡基层中学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基地,整合、利用并引领人才培养链条中的上、下游资源要素,探索形成了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联动关系。以顶岗实习支教为平台,高师院校找到了开展师范生教学实践的“岗位”,基层中学补充了极为短缺的高水平的师资,并借机将被顶岗下来的教师送往高师院校进修深造,这个具有循环性、开放性的合作系统,构成了与基础教育的合作共赢机制。二是破除科研壁垒,建立健全体系完善、分类引导、强化激励的科研机制。学校分别设立青年、一般、重点、应用开发、专利、学术著作出版和博士七大类别的科研基金,制定了在应用科技开发收益分配方面向科研人员倾斜的政策;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跨单位、跨学科、跨研究领域整合科技力量,搭建联合中试基地和实验室。新科研体制机制的激励导向作用显著,承担国家基金项目、年到位外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学校的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地位不断巩固;以“基于3G的移动视频自适应系统”研究为代表的一批应用科技研究也渐入佳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特征。传统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雷同,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薄弱。以市场需求为第一信号,必须破除这种僵化的育人模式,大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实践育人模式。一是实施顶岗实习支教,创新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师范类高年级学生在学完骨干课程,经过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后,到农村基层中学进行半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以顶岗实习支教为平台,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的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强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人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对传统师范教育专业面狭窄,知识结构陈旧单一的课程制度、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完善,实行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和“3.5+0.5”学年制,大大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人才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二是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细胞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以“厚基础、强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突出创新和成果意识”为指导思路,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努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加强学术交流等培养模式,建立了一支包括中科院院士、燕赵学者在内的高水平导师队伍。在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导师组制度,发挥导师组的综合优势,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展 Seminar、Journal Club、定期汇报制度,使研究生全面、准确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态,对研究生的阶段性研究和后续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选拔优秀在校学生到国内外著名实验室开展合作培养,同时不断完善研究生综合考核制度等等。这些系统、全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探索非师范生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与北京佳诚公司合作设立的软件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按照企业化管理、企业化教学模式:教室与宿舍均布设无线宽带网络,教室采用“工位式”设计;聘请IT行业一线优秀工程师作为课外辅导员;组织学生从校园走进北京、上海、苏州、大连等国家级软件工业区IT最前沿学习观摩;进行订单式培养。目前,学院的全部学生都已签订就业协议。(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