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25 9:14:00 浏览:573 来源:上海家教网
什么样的孩子才算聪明?不同的父母对此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孩子早走路、早说话是聪明,有的认为2-3岁就能背诵大量古诗和儿歌是聪明,有的认为刚进幼儿园就能唱几首外语歌和计数至100是聪明……由此,父母们纷纷竞相在孩子很小时就让他们看识字卡、背诵古诗、学外语和计数,期盼着培养出神童。
|
尽管学龄前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非常好,但如果父母只注重培养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那么即使孩子拥有出类拔萃的“背书才能”,他们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丧失表面上的智力优势。
所以,我们提倡年轻的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机械记忆以外的能力,其中除动手能力之外,还包括理解、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的方法很多,其中最简单有效的首推有效交谈。
尽可能地和孩子谈话
一个人在与他人对话中反应速度的快慢,往往标志着他整体智力水平的高低。经常交谈不但可以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孩子们听的、说的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扩展谈话内容
父母和孩子就某一问题交谈时,不妨把谈话内容由浅入深地稍稍扩展一下,除了可传授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可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这一问题的全过程,如开始怎么想,后来想法怎么起了变化,以及为什么做出改变等等。从这种对前因后果深入分析中孩子获取的智力进步往往要比谈话内容本身大得多。因为孩子可以父母的思路为借鉴,逐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孩子的好奇进一步反问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常常喜问为什么。对此有些父母颇感不耐烦,甚至批评孩子“钻牛角尖”。相反,一些聪明的父母会充分利用这一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大好机会。他们往往不马上给孩子答复,而向孩子反问几个“为什么”,争取孩子自己思考并找到合适的答案。
不局限时间
不要以为谈话该在特定时间进行,睡觉前、晚饭后、幼儿园来回接送孩子的路上,随时随地都可寻找到开阔眼界和心胸的话题。多揣摩孩子的心理与兴趣,把握时机,从而使亲子双方都能产生快乐的感觉。
不设定内容
有的父母在与孩子谈话过程中总教导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久而久之孩子会放弃实话实说的勇气,对你关闭心灵之门。做个敏感的父母,倾听他的任何表达,才能帮助你充分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挖掘他的灵气。这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耐心和尊重是有效的前提
和孩子谈话时,耐心和尊重极其重要,有耐心的父母会引导孩子表达,缺乏耐心的父母则会将孩子推到沉默的边缘。请记住,你怎样跟你的同辈谈话,就该怎样跟你的孩子谈话。不要让谈话演变成对孩子的教导甚至训诫,更切忌对孩子大加斥责。
与孩子的“朋友悄悄话”
如果你能做到每星期至少有一次与孩子说“朋友悄悄话”,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游刃有余的父母,孩子轻易就可以与人沟通。
运用孩子的语言方式
能否让孩子热情愉快地参与交谈,与他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有关,运用孩子小社会的语言则是激发孩子积极性的一条佳径。运用孩子小社会中的语言与孩子进行交谈,他自然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即使当他谈兴不高的时候,也会在不经意间被你吸引、带动。有了兴趣自然谈话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和孩子一起谈趣事
据有关专家大脑研究表明,每天坚持花半小时和孩子谈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在智力上、感情上促进他的健康发展,并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纽带,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词汇和概念,激发他的思维能力。
重视他的问题
对孩子在谈话中提到问题或困惑予以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对孩子的谈话做简单笔记,帮孩子分析并整理自己的思路,以便能在下一次谈话时给孩子提出良性的建议。
提供线索和提示
较难解决的难题,可给孩子一些线索或提示作启发,时间长了,孩子便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
与孩子一起探讨
如果问题连父母也回答不了,千万不要胡编乱造或简单省力的用“我也不知道”来应付孩子。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应是:坐下来与孩子一起探讨。如遇见生字可一起查字典和百科全书;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请教老师或专家。从中孩子们不但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认真钻研的顽强精神。这些素质对孩子的成才是必不可少的。
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善于独立思考并爱钻研的孩子往往很具独创性,常显示出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或从同一事件延伸出多种联想的能力。要知道,思维方式的多元正是一个人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对于孩子做出的第一个正确答案,爸爸妈妈不妨在作了肯定后再问:还有没有更好的?研究显示,这种“逼问”可激活孩子的思维,促使他认真反复思考,并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件事。父母如能这样持之以恒,孩子会变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