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教资讯 上海

人性教育之中庸教育

2010/10/30 10:08:00 浏览:921 来源:上海家教网

   中国自古就有尚中的思想,早在《尚书》里就提到了“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以及“见执厥中”的观点。孔子创作了“中庸”一词,并将其视为“至德”加以推广,使得尚中的思想达到了成熟的形态。随着后世儒学的兴盛,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和为人处事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中庸”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孔子曾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就是说,中庸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可人们已经缺乏这种道德境界已很久了。子思更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旦实现中和的最高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就生长繁育了,而“中”的目的也真在于达到“和”。

儒家为什么把中庸抬到这么高的位置?因为这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我们往往“中”理解为“折中”,把“庸”理解为“平庸”。其实,这是对中庸的极大误解。何为“中庸”?如朱熹所言:“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就是要关注事物的两极而寻求平衡而使事物达到恰到好处的状态。“庸”也并非指“平庸”,而是指平常、自然而然。所以,中庸可以解释为很自然、很平常的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的平衡状态。一件事情,最难的不是把它做成功,难的就是做到刚刚恰到好处,而要自然而然的就做到,并非刻意为之那就更难了。为什么很多人事情是做成功了,但却惹得一身骚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落得“木秀于林、风必吹之”的结局,就是因为没有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所以,“中庸”不但不“平庸”,反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力求平衡以达和谐的大智慧,是把握万事万物的最高指导原则。

可以讲,受过中庸思想教育,能够在生活中为人处事时考虑到中庸的人,必定能够比别人更能全面的看待问题、考虑问题,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事情本身都会比别人处理得更好。所以,尽管“中庸”的境界很难达到,但作为一种人生智慧,在追求这一境界的过程中必定会使我们的思维更为全面,更有平衡意识,这样,事情成功的概率也必将大大提高。

而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更当从小灌输,使其从小就有这样一种意识,这样,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才会不断去感悟,渐渐内化这一思想,使之成为其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原则。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家长长期以来对“中庸”思想的误解,使得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已经很少涉及。缺乏“中庸”教育的人正如孔子所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处,“狂”指狂妄,“狷”指拘谨,也就是说,缺乏中庸教育的人往往走这两个极端。完全是现阶段很多孩子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现阶段的孩子是最喜欢走这两个极端的,要么对事情、对人生处于一种无所谓状态,一切都不在乎;要么竞争意识极强,把事情的成败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在奋斗的过程中不顾他人感受,极度自私,只要与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利益相结合的事物都极其在乎。不在乎所带来的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太在乎所带来的往往是作要么茧自缚、怨天尤人,要么输不起,要么为达目的不择手。显然,这两种状态都不是家长愿意看到的。

如何对孩子进行“中庸教育”呢?诚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中庸”思想来把握,“中庸教育”也可以穿插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只要注重培养孩子懂得从事物的两极中追求平衡以达和谐的教育都是中庸教育。方法是不可能阐释完的,我只能提供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与家长一起分享:其一、与礼貌教育相结合,教会孩子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要“正名”,作为孩子,在长辈面前就要有个孩子样;作为学生,在老师面前就要有个学生样;作为同辈,与朋友相处同样要有同辈的样,这样,孩子才会形成做人的分寸意识,做人懂分寸了,做事才会懂分寸,也才“不过”。其二、教会孩子“中庸”的思考方式,凡事不要仅仅看两端。发现孩子有走极端的现象要及时加以引导,让孩子反思这样的做*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什么麻烦,抓住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明白平衡的重要性。其三,不要把家长的功利意识传达给孩子,让孩子超越得失,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现代社会功利化倾向突出,使得人们养成了计较得失的思维定势。

  这样一来,在孩子的思维里只有成功和失败两极,然而,何谓成功、何谓失败?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为什么不去当诗人的感叹吗?孩子之所以不能超越得失,走向“狂”与“狷”的两极,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父母太在乎得失了,老是按自己设置的路去让孩子走。孩子无形当中就会认为父母要求达到的目标实现了就是英雄、达不到在父母眼中就一文不值的错误认识,这样一来,就会不断的去追求成功这一极,成功后又去追求更大的成功,一旦失败就又走向消极颓废这一极。在错误的得失观的引导下,孩子眼里面看不到其它,也不可能形成“中庸”的智慧。我们不能再把得失观念传达给孩子。孩子只有明白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道理,才会超越得失,避免在成功与失败的计较中走向偏执,也才能走向“中和”。

关于我们 | 汇款账号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2025  上海家教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4753号-5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和网友上传,版权归原创作者和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首页

教员库

学员库

联系我们

管理中心